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

【專欄】台灣民主化的推手-序《台灣,打拼—康寧祥回憶錄》

台灣民主化的推手
序《台灣,打拼—康寧祥回憶錄》  
作者: 李筱峰

1969年11月,在台北市改為直轄市後的首屆市議員選舉中﹐一位年僅29歲的大學畢業的加油站工人,剛剛應徵考上華南銀行的工作卻沒去報到,而投入了這次選舉,很令人意外地在選舉中高票當選!康寧祥這個名字,在此之前,沒有多少人聽過,經此選舉卻一炮而紅,震驚了準備組閣接掌大政的蔣經國,也讓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當局投出訝異的眼光。一個月後﹐台灣舉行中央民意代表的「補選」(這是中國國民黨退入台灣以來的首次中央民代的局部選舉),具有草莽性格、已擔任過兩屆台北市議員的黃信介,獲康寧祥的鼎力助選,當選了立法委員。

翌年(1970年)六月,康寧祥以市議員身分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訪美。1972年6月蔣經國組閣,台灣政治的新局面開始,美國WTTV的電視記者專程來台採訪,並且特別到市議會採訪新崛起的市議員康寧祥。以一個過去藉藉無名的人物,會在短期間受到國際間的注目,這在台灣政治史上是一個異數。

在野的康寧祥、黃信介的的崛起﹐與在朝的蔣經國的上台﹐分別為朝野的政治埋下兩條伏筆,為往後的台灣政治,激盪出民主化的局面。

蔣經國組閣的這一年(1972)年底,康寧祥更上一層樓,在台北市參加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,以次高票當選立法委員。這一年,我已負笈台北就讀政治大學教育系,有機會親臨康寧祥的政見發表會,見識到前所未見的萬人空巷的大場面,聆聽他那聲音沙啞卻扣人心弦的演講,那是我這一生中難以忘懷的場景。

我自高中時代起,即因有幸閱讀殷海光、雷震、羅素(Bertrand Russell)等自由主義著作而大受啓蒙,開始嚮往民主自由的政治。對於中國國民黨的一黨專政漸生反感。當時在長期軍事戒嚴與所謂「戡亂」體制下,「黨、政、軍、警、特」五位一體,國庫通黨庫,司法、媒體、教育悉由國民黨掌控,國會由來自中國的老代表充斥,不得定期改選,台灣人只能納稅、當兵。而白色恐怖造成的傷害,更不在話下。對於那樣的法西斯政權,我感到憤懣,但卻又無可奈何!因此,來到台北親臨康寧祥的政見發表會,聽他對時政的諤諤直陳,激昂慷慨,看到成千上萬的選民並肩接踵在熱烈聆聽政見發表會,如大旱之望雲霓,我感到一股希望湧上心頭。記得有一晚的政見會(好像是在萬華車站前廣場)正進行一半,忽然風雨遽起,許多民眾未帶雨傘,卻寸步不離,淋着大雨繼續聽著康寧祥的演說。康寧祥看台下眾人淋雨不散,他立刻請工作人員將台上的遮棚拆開,台上台下大家一起淋雨。康寧祥揮舞著手勢,在風雨中聲嘶力竭地喊著:「今晚的風為咱吹,今晚的雨為咱落,台灣在風雨飄搖之中…咱心連心,手牽手,….」許多人聽得熱淚盈眶,我也聽得分不清在我臉頰上的是雨水還是淚水。感動之餘,我跑去康寧祥的競選總部向他們要了一疊競選傳單,在萬華一帶沿街散發起來,當起助選志工。不嚴格說,我當時應該已算是開始參與「黨外」運動了。沒想到七年後,我擔任了康寧祥主辦的《八十年代》雜誌的執行主編。《八十年代》是1979年下半年與《美麗島》雜誌並肩作戰的「黨外」民主運動的重要刊物。

「黨外」一詞,原本只是對非國民黨籍的一個泛稱,早期無黨籍的候選人,多以「無黨無派」標榜,而少用「黨外」一詞。自從康寧祥、黃信介崛起後,「黨外」一詞大量使用,無形中「黨外」一詞便成為無黨籍中的政治異議分子所共同使用的符號。在這個界定含糊、定義籠統但卻又簡短的號誌下,一些政治異議人士經由數次的選舉而逐漸凝結成一股在野的政團。「黨外」一詞成為1970年代以降的民主運動的專有名詞。「黨外」政團也可以說是後來的民主進步黨的前身。

台灣的民主運動,與選舉有著密切的關係。在一般上軌道的民主國家中﹐選舉有發揮政策凝聚的功能﹐但是﹐由於中國國民黨入台以來所實施的「地方自治」只是一個「半自治」的型態(地方缺少財政權﹑人事權﹑警衛權﹑教育權)﹔而中央民意代表在1969年以前﹐格於所謂「動員戡亂」體制﹐完全不讓台灣人民改選﹐直到1969年之後﹐經修改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」,也只改選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(即所謂「補選」及「增額選舉」)。所以﹐台灣儘管有選舉﹐但並不能發揮政策凝聚的功能。不過,選舉卻有相當程度的民眾教育作用。尤其在長期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政治下﹐人民平常沒有集會結社的自由空間﹐但選舉一到﹐選舉活動提供在野人士一個「體制內」的發言時段,無形中﹐為在野反對人士提供一個民主運動的運動場。所以,台灣的民主運動,幾乎伴隨著選舉活動同步進行。而康寧祥無疑是這個運動的重量級領袖人物。

康寧祥從「黨外」運動到民主進步黨的成立,到台灣的民主化,幾經曲折坎坷之路,他發揮着關鍵性的作用。當時許多國內外政治觀察家認為,有朝一日康寧祥可以成為台灣的政治領導人。但是風雲際會的結果,後來居上的陳水扁成為總統,而康寧祥反而屈居其下。然而從歷史的觀點看,康寧祥對台灣民主化的影響,絕對不在陳水扁之下。

我在大學研究所開有一門「台灣民主運動史」的課程,我以一位研究者,也是參與者的身份,告訴學生說,從1970年代的「黨外」民主運動,到90年代的「民主化」,康寧祥的角色如果去除,這部民主運動史一定殘破不全。

很高興看到康寧祥先生出版了他的回憶錄,這位昔日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推手,將為台灣的民主運動史、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留下珍貴的見證。

史家知道,要研究二次大戰的歷史,不能不看蒙哥馬利的回憶錄,以及戴高樂的《戰爭回憶錄》;要了解俄國革命及俄共內部政治鬥爭的歷史,就不能不看托洛斯基的回憶錄《我的一生》;要了解印度早期的民族獨立運動,就不能不看甘地的《我的真理實驗錄》,以及尼赫魯的《自傳》;即使像在政治上並無顯要地位的猶太裔俄國作家約倫堡,他的一部篇幅浩大的回憶錄《人間、歲月、生活》,也被譽為是一部「蘇聯知識份子的精神史」。同樣的,我可以大膽地說,要瞭解台灣民主化的過程,要瞭解台灣的政治變遷,就不能不看康寧祥這部回憶錄。

李筱峰
2013.8.21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

(照片: 2013年11月22日康寧祥新書發表會後為讀者簽名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